admin

密宗双修的体会,密宗双修的体会和感悟

admin 感悟评价 2024-07-03 38浏览 0

什么是密宗?(二)

密宗的影响力并未局限于印度,曾向南传播至锡兰(现在的斯里兰卡)、缅甸(阿利僧派)和爪哇等地,留下了显著的痕迹。例如,金刚智在中国之前曾将密教带到锡兰,不空也带弟子前往,而缅甸的多罗菩萨像和双身拥抱壁画被认为是密宗艺术的体现。

“密宗”的字面含义 首先,我们简单地说一下“密宗”这两个字的含义。密宗和密咒是一个意思。关于“密”字,《大幻化网》里面有几种不同的解释,所以有二密、三密、四密等等的说法,也即从两个方面、三个方面或者四个方面去解释密字。

由于此一宗的盛行,中国僧人们在修学大乘的戒定慧三学中,仍然重视出家声闻乘的戒律。密宗又名真言宗 主要是中国唐代不空译的《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 》,在八世纪时由善无畏、金刚智、不空等传入中国,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、相、台、贤、禅、净、律、密八大宗派。

密宗法器的种类:礼敬诸佛菩萨时所用, 如袈裟、挂珠、哈达等。叹赞时所用者,如钟、鼓、 铎、人骨喇叭等。供养诸佛菩萨及本尊时所用,如香 炉、花、幢、盖等。持验时所用,即是在修法时所用 的,如曼荼罗、念珠、金刚杵、金刚铃等。

对显密律义不遵守。第二戒是不遵守戒律。也就是说:放弃菩萨心,不遵守显密菩萨律仪。显密律仪有很多,这些都要自己亲自去修学,才能了解。如果以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:“放弃菩萨心”,就是人家有困难,你不同情他,不尽自己的力量去为他人解决困苦。

大乘汉传佛教如何看待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

1、现在,我简略地向各位介绍这本书: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,“菩提”就是我们祈求的果——佛果,佛是我们尊崇敬仰的人,是一个觉行圆满的人,佛是梵文,翻译成中文是“觉者”,觉悟世间的真理,证得究竟圆满的果。我们祈求彻底的离苦得乐,而达到的目标就是佛。“道”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。

2、菩提心,就是总观三界一切有情沉溺生死苦海,无有出期,为度一切有情出生死苦,志求证得无上菩提。学佛的人,若未发起大菩提心,所修一切功德,或堕生死,或堕小乘,都不能作成佛的正因。这个人也不能算是大乘人。

3、三十九岁,在罗札从虚空幢大师受得内邬苏巴和仅哦瓦所传的「教授派」的菩提道次第教授,又在扎廓寺从法依贤大师受得由博朵瓦传铎巴和霞惹瓦的「教典派」的教授,又从法依贤学《圣教次第论》,是为《菩提道次第论》的依据。

4、本论系基于显教而阐说佛道修习之次第。本论初述迦当派(藏 Bkah-gdams-pa)之祖阿提沙(梵 Atīa)与其所著「菩提道灯论」之伟大,以为全篇之序分。次述亲近善知识之必要与其敬礼作法,正文本论则述三士教之各说。三士即指下士(人天)、中士(二乘)、上士(大乘)。

5、钞等著述,请问为何不是其他的论著,比如《大乘起信论》、《大智度论》等?学诚法师:《广论》总摄佛法,次第明晰,特别有系统完整的菩提心修法,能销融宗派诤论,促进佛教界的团结,并且比较契合现代人系统次第的科学思维习惯。可看太虚大师的《广论序》。

6、格鲁派的宗师,宗喀巴大师的,菩提道次第广论。这是藏传佛教的术语,如果不知道含义,那么,我通过汉传佛教来说明:汉传佛教,分为3个大的层面:第一层面,人天乘。是为了不堕三恶道,常在人间和天堂。(也就是下士道)。第二层面,声缘乘。是为了超越轮回,达到涅槃。俗称“小乘”。

关于密宗的修行

1、密宗也是佛教的一种,同样修的也是解脱生死、超越轮回。只不过用的方法不一样而已。佛教修行的过程,就像我们爬山,爬上山顶就等于成佛。分别有三种不同的形式,第一种走的是南坡,路途长但风险低,这叫“汉传佛教”;第二种走的是北崖,路途短而风险大,这叫“藏传佛教”,也就是你说的密宗。

2、这个叫虹化 是修行层次极高时 为了示现神通 和佛法的真实存在而如此的 虹化释义 无垢光尊者曾在《句义宝藏论》中,指出过学密宗的上等瑜伽士,应有的四种成就相,即:(1):无余微尘而成就。(2):为度化他众以满天彩虹之光身而成就。(3):光身消于虚空而成就。(4):肉身直接消于虚空而成就。

3、内密灌顶惟上根之人方能得知 佛以其甚深微妙的灵智,深刻知晓人由于生死轮回的牵缠,根器有大小之别,故传有无数无量的法门,以为应治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B5编程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继续浏览有关 密宗双修的体会 的文章
发表评论